廢酸和酸性廢水處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研究課題,很多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項目完成后,處理效果不佳。廢酸處理是各級政府、企業、環保單位頭疼的難題。是什么原因形成難題?今天小編為您解答其背后的原因。
近幾年,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和環保部門監管力度加大,廢酸處理項目逐漸增加。然而廢酸治理項目常常出現不盡人意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廢酸處理技術是最近幾年發展的新型學科,國內尚無大專院校開設此類專業,廢酸治理缺少系統處理理論和專業設計人員。
目前,廢酸處理工藝設計主要是環境工程公司和廢酸處理設備廠家來實施處理。處理工藝是否是本項目最佳最科學方案?項目各方從各自角度編寫出的方案完全不一樣。
設備制造商以國外技術、國外產品、XX大學、XX研究所技術等高大上手段推銷產品,但都在有意的回避不同設備處理工藝對比和處理效果問題。
廢酸處理尤其是廢酸液,綜合回收處理是近幾年來一門新型學科,國內外尚無大專院校開設課程,也無專業研究機構從事專業研究,缺少系統處理理論和專業設計人員。因此企業無法判斷最佳的處理工藝,從而在施工結束設備運行時,才會發現缺陷。
廢酸種類、濃度、雜質、回收目的不同,處理方法不同。一些環境工程公司為了項目利潤,采用價格較低的設備,降低工程造價,待工程結束,昂貴的運行費使企業苦不堪言。內蒙錫林浩特某鍺業公司,20%的提鍺廢鹽酸,采用石灰中和法處理廢酸,耗資7000萬元,然而只解決了PH值問題,每天產生幾百噸污泥,現在污泥處理每噸3000元,同時高鹽高砷廢水等待二次治理。
企業對廢酸治理一直有抵觸情緒,認為廢酸治理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大多數采用石灰中和法簡單應付式處理。當國家嚴厲打擊廢酸偷排和不達標處理,企業面臨停產歇業的局面時,還在幻想低投入解決廢酸問題,孰不知后續的運行費是設備投入的十倍以上,很多企業都不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人化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向。原材料價格上漲,片堿是廢酸治理的主要原料,由幾年前的每噸1200元,上漲到4300元;燃油價格隨行就市,價格不穩定;人力資源、五險一金、帶薪休假、工資調整等不確定因素,造成廢酸治理費用越來越高。從設計源頭控制運行費,才能保持設備運行費平穩,不會產生大的波動。南京XX鐵塔公司生產工藝中產生的熱鍍鋅廢鹽酸,日本大阪環保研究所設計焚燒中和法工藝,采用美國焚燒爐,設計時液化氣每罐3.5元,項目完成后液化氣上漲至100元,企業無力承擔昂貴的運行費,處理設備廢棄。
結合處理工藝,按設備去除率計算達到廢酸治理標準、設備數量和運行費用后,進行綜合評價,才能做到施工前,選擇出適合企業的優化方案,避免重大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