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概念,誤導廢酸企業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環保嚴格管控,廢水治理標準在提高,廢酸污染問題也提到日程。很多水處理公司,包括從未涉及治理的大型企業,紛紛收購水處理公司開始進入廢酸治理行業。
廢酸治理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不同于廢水治理,需要高水平技術團隊支持。我國廢水經歷了中和排放、工業園區集中處理幾十年的摸索,從處理工藝、監測項目到配套設備,已經形成完整的治理鏈。
廢水治理目的是單純的廢水達標排放,對于廢水中可利用資源不與回收。廢酸治理則是從廢酸中回收各種有用資源,不同的治理目的和理念決定處理工藝技術不同。
廢酸治理國內研究人員較少,國家對廢酸治理還未提出治理工藝、監測指標、再生副產品標準等。初涉廢酸治理單位,利用人們對廢酸目的及方法不清楚的狀態下,用廢水治理,中和——生化法,處理廢酸,工程結束幾年后發現“上當受騙”。例如,某企業有20%的廢鹽酸100t/d,三年前某大型公司提出石灰中和排放工藝,企業耗資7千萬修建一座三層大樓用石灰中和處理廢酸,每天產生幾百噸石灰廢渣,不幸的是廢酸中含有大量砷,排放水和廢渣中砷嚴重超標,最后停產整頓,進行二次治理。
作為廢酸排放企業,應該根據廢酸中物質成份和含量價值,決定回收還是達排,廢酸回收和達標排放處理工藝不同,設備相差很遠。廢酸分類治理,回收有用資源勢在必行。具有回收價值的廢酸,最終還是得回收處理,中和處理達不到直接排放標準。如果水處理公司對具有回收價值廢酸推薦采用中和達標排放方案就要注意。!只有兩種原因能夠解釋:一是沒有處理技術和經驗,二是為了爭取工程。
|